經常微笑的佛陀 (果
瑞 )
有位憍薩羅國的國王,曾經這樣讚美佛陀的弟子們:
“他們歡欣鼓舞、意志昂揚、諸根怡悅、無所憂怖、寧靜和平、心情輕快一如瞪羚,享受著精神生活的快樂。”
“我相信這種健全的氣質,是因為這些可敬的人,一定都已經親身證到了,世尊所說法的重大而圓滿的意蘊!”
是的,真正的佛弟子,都會在佛陀的教誡中,找到了人生的意義、平安與快樂,在佛教的經典、繪畫與塑像裡,佛的形象永遠是愉悅寧靜、滿足而慈悲的;令人如坐春風裡,充滿了安祥喜悅的氣氛。
許多人士對佛法有一種錯誤的理解,以為佛家把人生看成無邊苦海,充滿了生老病死、愛別離、怨憎會、求不得、苦空無常,那麼佛教徒的生活一定是消極的,抑鬱不樂的。其實不然,相反的,深明佛理的佛教徒是個最開心不過的人;因為他能如實地洞見宇宙人生的一切事理,既無憂怖,也沒有煩惱,更不為災變人禍所沮喪;他永遠是寧靜安詳的。因此與佛陀同時的人都稱他為【經常微笑的佛陀】!
佛教的宇宙人生觀,既非悲觀,也非樂觀,而是【如實觀】;就是以客觀的眼光去看宇宙人生的一切事物。佛教的教義只是【如實】地告訴你:你是什麼?人生是什麼?你周圍的宇宙世界又是什麼?然後為你指出達到自由自在、和平安詳、寧靜快樂人生的途徑。
佛指出世間有痛苦,並非否定人生有樂趣。他曾分析世間的各種物質與精神上的樂趣,例如家庭生活的天倫之樂,色身的五欲之樂,靈修上的精神快樂等等,他也指出甚至修習禪定而獲得的各階級的純淨的精神狀態;這一切樂趣都是【苦】。因為這一切喜樂都是變易無常的,有生有滅的。
面對著這無常的人生,佛陀教誨我們,應以正確的智慧,來開拓明朗解脫的人生。其實人生的一切苦惱,都因妄想執著而來,煙沒了我們清淨真樂的佛性。如果我們能依照佛陀的教導,認清什麼是妄想執著,使妄想執著煙消雲散,就能夠以客觀正確的眼光去【如實】地看宇宙人生,則一切苦痛就能澈底消除解脫。
因此,學習佛法就是勇敢得去面對真正的現實,有辦法和毅力,積極地生活,愉悅地追求自己苦痛的解脫,進而求眾生得解脫真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