對話一:你想取別人錢嗎?


一天我給一位喜歡羨慕和嫉妒別人的大學生打電話。他不悅地說,別人有的他都想有,可是為什麼卻得不到呢?


我就說:你能不能給我寄五千塊錢來?


學生很驚訝:師父,我沒有呢!

我:到銀行去取嘛!

學生繼續驚訝:師父,我銀行裡沒有呢!

我:你就取別人的嘛!

學生更是驚訝:師父,別人的錢取不出來呢!

我:哇,你好智慧!竟然知道別人的錢取不出來!

我:那你能取誰的?

學生非常肯定地回答:我只能取出自己曾經存進去的呀!

我:可是這個世界有好多人天天都想取別人的錢呢!

學生恍然:嗯……師父!


對話二:孩子怎麼教?

2006
7月我在廈門講課一天,一聽眾在最後提問時問道:請問法師,我的小孩不聽話、不愛學習怎麼辦?

我:您複印過文件嗎?

聽眾:複印過。

我:如果複印件上面有錯字,您是改複印件還是改原件?

場內立刻響起雷鳴般的掌聲。而後有人答道:改原件。

我:應該原件和複印件同時改,才是最好。

父母是原件,家庭是複印機,孩子是複印件。
孩子是父母的未來,父母更是孩子的未來。

 

對話三:你想500元買汽車嗎?


一個信眾電話抱怨道:為什麼我努力了還是得不到?念經行善了但命運卻不變?

我:我給你寄五百塊錢來好不好?

信眾:師父,你的錢我不敢要呢!

我:我是要你幫我辦一件事。

信眾:師父,你說辦什麼,我絕對幫你辦好!

我:幫我買一輛汽車。

信眾驚呀地說:師父,五百塊怎麼能買到汽車呢?

我:你真不愧是研究生,知道五百塊買不到汽車!可是世上有太多的人都在絞盡腦汁,總想付出一點得到很多。

 

對話四:心靈籃球


一個人民大學的研究生來拜訪我,看到其他的來客拜我,不理解地問:為什麼好多人見到你都要磕頭? 這是不是有點迷信?我沒有拜過任何人,我只拜我自己!

我問:你一定打過籃球,或者羽毛球,或者乒乓球吧?

青年:是的,打過!

我答:打籃球幹什麼?不打籃球,籃球會難受嗎?而且那麼多人打一個球,是為了快點把籃打爛嗎?

青年:不是,是為了鍛煉身體和娛樂。

我說:不用籃球也可以像打籃球一樣運動嘛!

青年:那樣多沒意思。而且旁人看到還以為是神經病呢!

我答:說得好!籃球只是一個道具,一個鍛煉和娛樂的道具。那麼,身體需要鍛煉,心靈就不需要鍛煉嗎?

青年:按理應該。可心靈怎麼鍛煉呢?

我答:人在崇拜的時候,五體投地,表現出謙卑、服從、懺悔、求助、感恩和接受,同時也是將自己的心靈融化,與被崇拜者在心靈上合一與連接 這就是心靈的鍛煉

在我心中,別人拜我的時候,我也是一個道具,就像一個籃球,讓人打來打去。只不過我不是真的籃球,是一個心靈籃球。

同樣,拜祖宗是為了培養自己的孝心,用心靈承接祖宗累積的能量;拜土地是為了感恩珍惜土地,我們生長在大地,大地給我們很多的食物和物品,而我們回饋的都是垃圾;拜龍王是珍惜感恩水,因為人體有70-80%是由水組成;……

中國人拜的學問深了,裡面有大智慧妙作用。虔誠禮拜的時候,拜和被拜是一個整體,哪有什麼你我高低呢?有些人搞不懂就大加誹謗,是沒有實踐過和用心體驗過。妄加誹謗就是癡狂!

青年:太高深,太智慧了!請受我三拜!

我問:感覺到心靈鍛煉的美妙了嗎?

青年:嗯!很偉大! ……


對話五:糞便臭不臭?

200812月,在北京香山名苑賓館,一個女士經人介紹來見我。可是她不停地述說自己的苦難,沒完沒了。我打斷她的話說:你的苦還真多呀!

女士:別人訴苦最多需要三天三夜,我訴苦需要三年!

我:那是什麼時候的苦?

女士:前幾年。

我:那不是過去了嗎?為什麼還緊抓不放呢?

我停了一下,又問:你拉出的糞便臭不臭?

女士:當然很臭啦!

我:現在糞便在哪裡呢?

女士:拉完就沖掉了。

我:為什麼不把它包起來放在身上?見到人就拿出來告訴別人:我被這東西臭過?

女士:那多噁心!

我:對呀!苦難也是一樣,它已經過去了。回憶和訴苦就如同把糞便拿出來向人展示,既臭自己又臭別人!聽懂了嗎?

女士:聽懂了!

我:那以後你還要不要訴苦?

女士:不要了!

我:記住:越訴苦越苦,越抱怨越怨

女士:嗯! ……


對話六:如果世人都出家

20083月在武漢,一個對佛教有興趣的女教師對寂靜說 : 如果世人都像你一樣都出家,人類還能延續嗎?

寂靜好像沒有聽到這個問題,平和而關懷地問到:你的小孩多大了?男孩女孩?

教師:17歲了,女孩。

寂靜:要準備高考了。

教師:是的。正在加緊複習。

寂靜:你一定希望她考個好大學吧?

教師:是的,要考就考北京的大學,其它的大學沒什麼意思。

寂靜:如果每一個人都像你一那樣想,那還有人種田嗎?其它省的大學不是只有都關門了?

教師:? ……

寂靜:你注意到沒有,你已經回答了你自己的問題?

教師有些愕然:? ……


對話七:和尚吃肉嗎?

20097月我在四川德陽萬佛寺,一個來訪者問:法師,我想問一個不太恭敬的問題?

我說:請講!

來訪:您在公眾場合都是素食,您一個人在房間的時候會不會吃肉呢?

我並沒有回答他的問題,反倒問他:您是開車來的嗎?

來訪:是的。

我說:開車的時候要繫安全帶。請問您是為自己繫還是為警察繫?如果是為警察繫安全帶,有警察沒警察就不一樣。那這樣車禍一定為警察發生,人也一定為警察而死;如果是為自己繫,有沒有警察都要繫。明白了吧?

來訪:喔,我明白了!


對話八:拜佛是崇拜偶像嗎?

2000年在峨眉山,我參加佛教傳入中國2000法會。在閒暇之時碰到一位遊客。他說,佛教那麼多的佛菩薩像、羅漢像,是不是偶像崇拜呢?

我說:也有其它的宗教公開批判佛教多神崇拜,偶像崇拜,他們說佛像都是泥塑木雕的,還朝他們禮拜,很是迷信。 說到這裡,我一轉語問道:你喜歡旅遊嗎?

遊客:很喜歡。

我:也喜歡照相吧?看你拿著相機。

遊客:是的,留個回憶給自己,也留個紀念給子孫。

我:可能家裡有幾百張相片了吧?

遊客:最少也有四五百張。家人的照片最多,有空我就翻翻看看,回味回味。

我:相片是紙不是人呢!看來你比佛教崇拜的偶像還要多得多呢!

遊客:那不一樣!相片幫助我們回憶記憶中的親人,怎麼是偶像崇拜呢?

我:同樣,佛菩薩像幫助我們回憶自己內心的美好品質,提醒我們改正錯誤和完善自我,這不是很巧妙的科學嗎?怎麼會是偶像崇拜呢?

遊客:哦,原來是這樣! 


對話九:因為失戀才出家嗎?

200210月在四川綿竹,一位醫生好奇地問我: 你是不是因為失戀才出家的呢?

我答道:如果我請你吃一頓飯。桌上有豆腐、白菜、蘿蔔、紅薯、土豆、米飯、菠菜等。等你吃飽了,我問你:你是吃豆腐飽的嗎?你怎麼回答?

醫生愣了一下,說,我明白了。

佛法講因緣生萬法,不是單因單果


對話十:佛法入門之道

2009年元旦路過長沙,一位國防科大的教授請吃素齋。在飯桌上,教授說道:我喜歡參觀寺院,但不懂什麼是佛法,如何修學。此時,服務員正好送上一碟小菜。 我說道:教授,你看,這價值幾塊錢的小菜卻要擺在桌上,而你腳上價值千塊的皮鞋卻只能踩在地上。 教授一愣,好像平日都用功在尖端課題,對這麼平常的事件從來沒有思考過,現在經我這麼一提,似有所悟,點點頭:有道理!

我緩緩說道:這就是佛法。這就是入門之道。


對話十一:超級發財之道

夜裡,在我的寮房,有人請教發財之道。

我從座位上下來,走到門口電燈的開關面前,把燈全部關掉。於是房間立刻進入一片漆黑之中,停留了幾秒鐘,大家的心中都有一種莫名的不快。

我:請問房間的東西少一樣沒有?

來訪:沒有!

我:那在哪裡呢?你們看得見嗎?

來訪:看不見。

我:看不見就等於沒有!

我又把燈打開,頓時房間明亮起來,大家的心立刻舒服起來。

我:請問房間的東西多一樣沒有?

來訪:沒有。

我:但整個房間的一切都出現了,我們立刻擁有了供桌、鮮花、佛像、裝飾和我的表情……

所以,如果在黑暗中,抓到東西一定是碰巧的和有限的,而光明中不用抓一切都有了。你們領悟到什麼沒有?

來訪:? ……

我:讓心靈從黑暗走向光明,就會發現原來一切都在這裡!這個發現的過程就是發大財


對話十二:我是小偷的師父

2005年一個天,我隨恩師海山上人去雲南雞足山。路上接到德陽市羅江中學兩位學生的短信:師父啊!煩死人了,還有20天就要高考了!我們在綿陽又被小偷偷了……”

我就回信說:太好了!你們太有福氣了! 我是想:你們那麼容易就結識了佛法,太幸運太有福了,該丟點錢消點業障,平衡平衡。

學生:師父你還高興,我們都快氣死了!

我回信:沒關係!小偷是我的徒弟。徒弟偷了你們的錢,當然該師父賠。因為師父沒有把他們教好。你們被偷了多少錢?

學生:“200元。

我回信:好,等我回來解決!

回到羅江,我就找來兩位學生,把200元給了他們。 我身邊一位居士看到這一切,不滿地問道:師父,你本來就沒有多少錢,大家好不容易給你一點,你怎麼隨手就給了別人? ……

我說:你怎麼跟我學的?你的智慧慈悲那裡去了?

緊接著我又繼續說:

你想想:第一,這兩個學生很快就要高考,情緒不好會影響考分,而考分會影響一生的命運。這是值200元嗎?

第二,按照佛法,小偷就跟這兩個學生結怨了,這個怨會生生世世地延續下去。我200元就把他們生生世世與小偷的怨給化了,這值多少錢?

第三,因為我為小偷還錢是以師父的身份完成的,構成了事實。按照佛法,這個小偷一定會在某生某世來給我當徒弟。而且會是乖乖的聽話的好徒弟,因為我在多少世以前不認識他的時候就為他承當了罪過和損失。這難道是200元可以完成的嗎?

我又開導:你看到的都是別人能看到的,有什麼智慧?佛法是要你看到別人看不到的!看清自己擁有和失去多少錢,這幾乎是弱智都能的事!聖賢是要我們看到錢以外更大的!!

(讀者可上 福慧灯 寂静法师官方博客 網閱讀有關寂靜法師的法語開示: http://blog.sina.com.cn/fullwisdom 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