放生乃是布施的一種,無畏施是也!而無畏施的果報,就是健康,長壽.歷代祖師大德們,提倡戒殺放生的,實多不勝數.古代的如智者大師,寒山大師,拾得大師,永明大師,慧能大師,蓮池大師,憨山大師等.近代的有印光大師,弘一大師,虛雲老和尚,金山活佛,李炳南老居士等.均教誨我們要明白因果真理,發大慈悲心,力行放生.所有罪業中,殺業為最重,所有功德中,放生乃第一.因果報應,如影隨形.殺生自有殺生的果報,放生自有放生的果報.這乃是因果不變的定律.
放生亦不須太過著重儀式,可作簡單的做法,如誦經,唸往生咒和三稱"皈依佛、皈依法、皈依僧",遇上情況危急環境下,衹唸“皈依佛、皈依法、皈依僧”三遍,亦無不可.
在五戒中的不殺生是為了不傷害眾生的生命,而放生卻是積極的保護眾生的生命.
在阿含部的【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上】中說:復云何業獲報長命。有十種業。何等為十。一離自手殺。二離勸他殺。三離慶快殺。四離隨喜殺。五救刑獄殺。六放生命。七施他無畏。八慈恤病人。九惠施飲食。十幡燈供養。如是十種獲長命報。
【金光明經文句卷第二】中說:十善中一一善皆具止行。不殺是止善。放生是行善。不盜是止善。施食是行善。今經舉不殺家之止善不盜家之行善。互舉一邊共明止行。若備論者。一一皆有止行。止之與行須明也。今就一一各有因緣。夫命是眾生之所共惜。奪而害之居然大苦。宥而放之則為快樂。慈心是因不畜殺具是緣。此是止善因緣也。夫食是依報。得之則命存。失之則壽殞。施心是因。施具是緣。此行善因緣也。不殺一條既爾。乃至不邪見亦復如是。
【放生】照字面意,即釋放生路給眾生,而【眾生】是指六道之有情眾生。而今學佛人提倡放生,是極好的布施,亦表露了慈悲的一面。但若衹局限對畜生道的放生,仍稍嫌不足。不完全反映“放生真正的意義”.而放生是積極的保護眾生的生命、放生是善行、放生則為樂本。以上所引述的都是對的,肯定的。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,持素亦是放生的一種。
六道眾生中因天人、阿修羅及地獄趣的…我們在人間難能遇見,所以不談。而人趣、畜生道及鬼道,如果我們都能做到放生,那麼意義就重大了。
對於畜生道的放生,不用多提大家都知道。如愛護動物、不吃肉、持素、就是很好的例子。小至蚊蠅,我們也不應隨意殺害。遇有佛堂/團體舉行放生活動,宜盡量直接參與,來表達熱誠和慈悲的心.放生前應由法師主持,先為牠們誦經,唸往生咒及做三皈依...等.然後慢慢把海產從低處水面徐徐放下,不是胡亂從高處拋到海中.如衹出錢贊助放生活動,但不能親自參與,是無法顯出真誠的慈悲,雖已是很好的了,但功德較少.
除了畜生道外,鬼道眾生亦要慈悲,不要動輒或聘驅魔人/天師捉妖...等,對鬼道眾生施加神術,來將鬼趕盡殺絕,應請正法的法師來超渡及替其說法,化解鬼與人之間恩怨纏身,然後再為其皈依.
人道眾生方面,則要寬恕別人,容忍別人,放過別人對己的陷害....等等.此舉可避免對方因面對困境,無法脫生而走上自殺之路,這也是放生的.例如:多年前美國總統列根與教宗保祿,分別給人槍殺受傷,教宗保祿說原諒槍手,不起訴他,放過他.但槍殺列根的槍手,則命運不同了,審判重罪,須入獄多年.教宗保祿就做到了[放生]的意義.
所以如能原諒別人,雖自身受害受苦(如佛陀與提婆達多),是多麼神聖之舉啊!
還有:放生人類的例子有:國家元首遇新任登基/特別慶祝事項,有些國家元首都藉此特赦死囚的,此舉雖不屬個人慈悲,元首衹履行職責,功德不大,但其國家則積福.
(普福述)
|